最新公告:
全國服務熱線:聯系我們
13522866651 劉總
- 地址:
- 鄂爾多斯市總部孵化大廈四樓413、414
- 電話:
-
13522866651 劉總
- Email:
- 13522866651@163.com
- 網址:
- http://www.sailher.com
美國的廁所文化添加時間:2016-01-21
我首先告訴你的是一個次要的問題:美國的廁所很美,很干凈,沒有味道,并且備有三種用紙:手紙、墊屁股的坐便用紙、擦手紙,公共廁所插著鮮花……”我去美國留學給楊詩糧一家的第一封信是這樣描述的。剛到美國,使我吃驚、好奇的許多新事物之一就是美國的廁所。
美國的公共廁所全是瓷磚地面,他們的清潔劑質量很好,而且是瓷磚專用的,清潔劑一噴,毫不費力就將贓物的污垢去除掉,而且還有拋光作用。無論在飛機場、火車站、商場還是飯店,廁所的瓷磚全部都又干凈又光潔。美國打掃廁所的清潔工,全是晚上11點上班,早晨7點下班,避開使用時間。清潔工有各種福利,包括醫療保險、退休金,而且有工會支持幫助,沒有確實的原因是不能隨便解雇的,每小時時薪6—14美元不等。是沒有學位、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搶著做的工作。
美國沒有體面和不體面的職業虛榮心,只有有錢和沒錢的區別。當清潔工和當記者掙錢差不多,甚至更多,他們可以開一樣的車,住一樣的房子,出入相同的社交場合。記者可以去的地方,清潔工也可以去,今天是記者,明天早晨被解雇,后天招清潔工,記者就去當清潔工。清潔工考試合格,明天可以去當記者。寬松的雇用關系和制度使社會成為一潭活水。
美國清潔工打掃衛生,推一個小車,實際是一個小圓桶,下面有四個輪子。圓桶套像一個圍裙,有一層層口袋,每個口袋裝著不同的清潔劑,做這種工作也要有執照,要專門培訓,各種清潔劑的成份、使用方法、對人體害處的防范、所要清潔物品的保養等都要了如指掌,考試是很嚴格的。我沒出國前聽人說我們認識的一個朋友去美國刷廁所,我來美國才知道,他們是用中國人的等級觀念詆毀他。這其實是抬舉他,剛來美國的中國人絕對干不上這份工作。
美國廁所都不是一開門就能看見便池的,都有一個小過道,這樣設計是一種文明,不是一開門就看見提褲子的人。每個便池都是一個單間,門上有衣服掛鉤,有的還有一個可以放下來的鐵板,有彈簧,可以放書包或者怕掉的東西。三種用紙肯定每個廁所都有,手紙、擦手紙、坐便紙。還有洗手的肥皂液,用手一觸就滴下來。有的公共廁所,水龍頭是用手一放,感應代替開關,不用擰,水自動流下來,手一離開就停水。墻下有一個自動的機器,備有婦女用的衛生紙,這種要收費,自動投幣服務。墻上還有一個小的掛板,有彈簧合葉掛鉤,挪下來是一個小孩用的掛床,可以給小孩換尿布。
公共廁所通常都有大鏡子供化妝用。美國女人早晨化妝出來,還帶一個小包是補裝用的化妝盒。把掉妝的地方再補上。在公共廁所總會看到有人化妝,廁所還有電插頭,供女人吹頭發用。在美國公共廁所的外間是休息室,由于廁所沒有一點臭味,人們在那小坐,是女人下班后換晚妝出去吃飯、參加晚會的休息處。她們上班穿的衣服很嚴肅,晚上出去穿的衣服常是亮的、露的。 、
美國家庭廁所是房價的重要標志,房子除了要在好區,再就是看廁所如何。美國家庭廁所通常是和澡間合用,墻上都掛著工藝品,插著鮮花。有小孩的家庭,廁所有一系列小孩的洗澡用品。用一個網兜裝著可以在澡盆里游動的塑料小船、小魚。小魚是測量水溫的,如果水稍涼了,小金魚就眨眼睛,吱吱發出聲音,媽媽就趕快加熱水。
大人用的澡間,大多有紫外線燈,有專門浴室用的收音機,有通氣孔和窗口,全都是坐便。1995年我和guang回國,我疏忽了一個重要問題,他從小沒有過蹲便,到了中國,在東北老宅都是蹲便,他每天上廁所成了一個大負擔。大便便不出來,我們全家一聽他要上廁所全緊張,那幾天,朋友請我們吃飯,一要出去,他就問廁所什么樣的,笑得弟弟淌眼淚。
凡是外國人來過中國,他們回去后最大的抱怨就是廁所。有一位美國女醫生,她在感情上碰到麻煩,心里很苦,正好我要回國,我說你和我一塊回中國散散心。她第一句話就說,那里的廁所好嗎?一下把我堵回來,我敢說好嗎?
美國華文報紙曾經披露中國的公共廁所嚇走了外商,丟了400萬美元的生意,因為外商住高級賓館,但他們不可能不出去,公共廁所讓他們為難。
散文詩似的廣告語
美國科學管理不僅體現在內在的運作,生活處處顯現井然有序和井井有條。從一入海關開始,海關工作人員的微笑和各種文明的告示讓你立刻感覺春風撲面。
在頭頂醒目的地方掛著標準化的小牌,上面標明取行李的地方,用箭頭指明方向。男廁所、女廁所則用穿裙子女子的圖案和穿制服的男子的圖案標明。
在公共場所的告示語言也都非常禮貌,有時看見廁所壞了,如果在中國肯定一張大白紙寫著黑筆字:“壞了”!而在美國我幾次碰到廁所壞了,告示大都是這樣寫著:“對不起,該廁所不能使用,將于某時某刻恢復使用,在這段不方便的期間請您到某某地方使用(如二樓左側,對面樓南側)。我們知道這會給您帶來不方便,在此表示歉意,對不起?!彼栽诿绹巳藪熘⑿?,互相誰對誰都非常禮貌,就連小孩和小孩也很少吵架。
在中國下火車找廁所,門上釘個大板子,連“壞了”也不寫,不管你有多大學問,你憋的是屎還是尿,你能不皺著眉頭,冒出喪氣的話才怪呢。跑到沒有人走的地方,那只寫著不許隨地大小便。如果你寫明應該在哪兒大小便,誰愿意東瞧西瞅,冒著被罰款的危險呢?即便你是博士也不得不一下火車先對祖國粗魯一下。
美國商店通常有明凈的地板,剛打掃完畢,地板上都豎著一個牌子,“注意,地板滑”。這種牌子都是規范的,各個商店都一樣。這種顏色、這種尺寸,一看就知道是提醒路滑的標志。
在建筑工地,全是用黃色帶子攔截,帶子每隔一段印一行字“注意”。在遠離幾個街口就有橘紅色錐狀物沿著路面放置,另有路牌寫著前面修路,在全美國什么地方修路都用這種標志和告示。并且一定標明這條路什么時候開始修,什么時候修好。在修這條路時哪條路可以通,不但路面告示這樣明了,提早廣播就說明白。高速公路上的路牌指示更是統一明了。
愛美國大都從高速公路開始?!扒懊鏁r速15mile”、“前面路窄”、“前面單行道”、“街口要?!?,全清清楚楚。剛來美國是在1989年,正趕上大地震,那天晚上人人忙著回家,但在交通路牌的指示下,所有美國人都規規矩矩地在該停的時候停,該慢的時候慢,我第一次被這種文明感動。
在中國??吹浇谷雰鹊母媸?,而在美國常寫“在這里工作的人員可以入內”,總是很溫和地告誡人們。而更多的地方則用privacy,在英漢字典常譯成隱私,這個詞是我們中美文化沖突的關鍵詞,實在應該找個恰當一點的詞。你一看privacy,就是和你無關,你就別打擾。
回國到有關部門辦事,門口貼著開會、學習,也不知學到什么時候,想打聽,沒有人好好和你說話,都一邊走一邊說。禁止入內,禁止大聲喧嘩,禁止大小便的告示到處都是。有的告示也不清不楚。
北方一家報社,那么多文化人的地方,在電梯口貼著某部在七樓,到頂才五樓,根本沒有七樓。問七樓在哪,都說沒七樓,又問某部門在哪,說從另一處上電梯,五樓出來再爬到七樓,所以又返回一樓從另一入口處上。
我相信報社,那么大報社肯定有人能寫明白這則告示,而且肯定大多數記者能寫明白,為什么沒寫明白呢?就是我們的生活品質一慣粗糙。誰都不去細想,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、更方便、更舒適。尤其像醫院、火葬場那種地方,告示不清楚,人胡亂走,心里十分煩躁,其實那難嗎?只要用心稍花一點時間就可以搞得很清楚,提供方便。
有好多商店大減價,拿一塊大紙殼,隨便就寫,很難看,也很粗糙。什么大甩賣,沒有整體感。有許多文化單位,如市圖書館這樣文人學者出入的地方,大玻璃門上也隨便貼著告示,語言生硬。其實告示也是一種藝術,告示不是命令,也不是通牒,是相互平等溝通的一種方法,懂得這一條就一定能寫出很美的告示,中國語言多豐富啊!
美國的公共廁所全是瓷磚地面,他們的清潔劑質量很好,而且是瓷磚專用的,清潔劑一噴,毫不費力就將贓物的污垢去除掉,而且還有拋光作用。無論在飛機場、火車站、商場還是飯店,廁所的瓷磚全部都又干凈又光潔。美國打掃廁所的清潔工,全是晚上11點上班,早晨7點下班,避開使用時間。清潔工有各種福利,包括醫療保險、退休金,而且有工會支持幫助,沒有確實的原因是不能隨便解雇的,每小時時薪6—14美元不等。是沒有學位、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搶著做的工作。
美國沒有體面和不體面的職業虛榮心,只有有錢和沒錢的區別。當清潔工和當記者掙錢差不多,甚至更多,他們可以開一樣的車,住一樣的房子,出入相同的社交場合。記者可以去的地方,清潔工也可以去,今天是記者,明天早晨被解雇,后天招清潔工,記者就去當清潔工。清潔工考試合格,明天可以去當記者。寬松的雇用關系和制度使社會成為一潭活水。
美國清潔工打掃衛生,推一個小車,實際是一個小圓桶,下面有四個輪子。圓桶套像一個圍裙,有一層層口袋,每個口袋裝著不同的清潔劑,做這種工作也要有執照,要專門培訓,各種清潔劑的成份、使用方法、對人體害處的防范、所要清潔物品的保養等都要了如指掌,考試是很嚴格的。我沒出國前聽人說我們認識的一個朋友去美國刷廁所,我來美國才知道,他們是用中國人的等級觀念詆毀他。這其實是抬舉他,剛來美國的中國人絕對干不上這份工作。
美國廁所都不是一開門就能看見便池的,都有一個小過道,這樣設計是一種文明,不是一開門就看見提褲子的人。每個便池都是一個單間,門上有衣服掛鉤,有的還有一個可以放下來的鐵板,有彈簧,可以放書包或者怕掉的東西。三種用紙肯定每個廁所都有,手紙、擦手紙、坐便紙。還有洗手的肥皂液,用手一觸就滴下來。有的公共廁所,水龍頭是用手一放,感應代替開關,不用擰,水自動流下來,手一離開就停水。墻下有一個自動的機器,備有婦女用的衛生紙,這種要收費,自動投幣服務。墻上還有一個小的掛板,有彈簧合葉掛鉤,挪下來是一個小孩用的掛床,可以給小孩換尿布。
公共廁所通常都有大鏡子供化妝用。美國女人早晨化妝出來,還帶一個小包是補裝用的化妝盒。把掉妝的地方再補上。在公共廁所總會看到有人化妝,廁所還有電插頭,供女人吹頭發用。在美國公共廁所的外間是休息室,由于廁所沒有一點臭味,人們在那小坐,是女人下班后換晚妝出去吃飯、參加晚會的休息處。她們上班穿的衣服很嚴肅,晚上出去穿的衣服常是亮的、露的。 、
美國家庭廁所是房價的重要標志,房子除了要在好區,再就是看廁所如何。美國家庭廁所通常是和澡間合用,墻上都掛著工藝品,插著鮮花。有小孩的家庭,廁所有一系列小孩的洗澡用品。用一個網兜裝著可以在澡盆里游動的塑料小船、小魚。小魚是測量水溫的,如果水稍涼了,小金魚就眨眼睛,吱吱發出聲音,媽媽就趕快加熱水。
大人用的澡間,大多有紫外線燈,有專門浴室用的收音機,有通氣孔和窗口,全都是坐便。1995年我和guang回國,我疏忽了一個重要問題,他從小沒有過蹲便,到了中國,在東北老宅都是蹲便,他每天上廁所成了一個大負擔。大便便不出來,我們全家一聽他要上廁所全緊張,那幾天,朋友請我們吃飯,一要出去,他就問廁所什么樣的,笑得弟弟淌眼淚。
凡是外國人來過中國,他們回去后最大的抱怨就是廁所。有一位美國女醫生,她在感情上碰到麻煩,心里很苦,正好我要回國,我說你和我一塊回中國散散心。她第一句話就說,那里的廁所好嗎?一下把我堵回來,我敢說好嗎?
美國華文報紙曾經披露中國的公共廁所嚇走了外商,丟了400萬美元的生意,因為外商住高級賓館,但他們不可能不出去,公共廁所讓他們為難。
散文詩似的廣告語
美國科學管理不僅體現在內在的運作,生活處處顯現井然有序和井井有條。從一入海關開始,海關工作人員的微笑和各種文明的告示讓你立刻感覺春風撲面。
在頭頂醒目的地方掛著標準化的小牌,上面標明取行李的地方,用箭頭指明方向。男廁所、女廁所則用穿裙子女子的圖案和穿制服的男子的圖案標明。
在公共場所的告示語言也都非常禮貌,有時看見廁所壞了,如果在中國肯定一張大白紙寫著黑筆字:“壞了”!而在美國我幾次碰到廁所壞了,告示大都是這樣寫著:“對不起,該廁所不能使用,將于某時某刻恢復使用,在這段不方便的期間請您到某某地方使用(如二樓左側,對面樓南側)。我們知道這會給您帶來不方便,在此表示歉意,對不起?!彼栽诿绹巳藪熘⑿?,互相誰對誰都非常禮貌,就連小孩和小孩也很少吵架。
在中國下火車找廁所,門上釘個大板子,連“壞了”也不寫,不管你有多大學問,你憋的是屎還是尿,你能不皺著眉頭,冒出喪氣的話才怪呢。跑到沒有人走的地方,那只寫著不許隨地大小便。如果你寫明應該在哪兒大小便,誰愿意東瞧西瞅,冒著被罰款的危險呢?即便你是博士也不得不一下火車先對祖國粗魯一下。
美國商店通常有明凈的地板,剛打掃完畢,地板上都豎著一個牌子,“注意,地板滑”。這種牌子都是規范的,各個商店都一樣。這種顏色、這種尺寸,一看就知道是提醒路滑的標志。
在建筑工地,全是用黃色帶子攔截,帶子每隔一段印一行字“注意”。在遠離幾個街口就有橘紅色錐狀物沿著路面放置,另有路牌寫著前面修路,在全美國什么地方修路都用這種標志和告示。并且一定標明這條路什么時候開始修,什么時候修好。在修這條路時哪條路可以通,不但路面告示這樣明了,提早廣播就說明白。高速公路上的路牌指示更是統一明了。
愛美國大都從高速公路開始?!扒懊鏁r速15mile”、“前面路窄”、“前面單行道”、“街口要?!?,全清清楚楚。剛來美國是在1989年,正趕上大地震,那天晚上人人忙著回家,但在交通路牌的指示下,所有美國人都規規矩矩地在該停的時候停,該慢的時候慢,我第一次被這種文明感動。
在中國??吹浇谷雰鹊母媸?,而在美國常寫“在這里工作的人員可以入內”,總是很溫和地告誡人們。而更多的地方則用privacy,在英漢字典常譯成隱私,這個詞是我們中美文化沖突的關鍵詞,實在應該找個恰當一點的詞。你一看privacy,就是和你無關,你就別打擾。
回國到有關部門辦事,門口貼著開會、學習,也不知學到什么時候,想打聽,沒有人好好和你說話,都一邊走一邊說。禁止入內,禁止大聲喧嘩,禁止大小便的告示到處都是。有的告示也不清不楚。
北方一家報社,那么多文化人的地方,在電梯口貼著某部在七樓,到頂才五樓,根本沒有七樓。問七樓在哪,都說沒七樓,又問某部門在哪,說從另一處上電梯,五樓出來再爬到七樓,所以又返回一樓從另一入口處上。
我相信報社,那么大報社肯定有人能寫明白這則告示,而且肯定大多數記者能寫明白,為什么沒寫明白呢?就是我們的生活品質一慣粗糙。誰都不去細想,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、更方便、更舒適。尤其像醫院、火葬場那種地方,告示不清楚,人胡亂走,心里十分煩躁,其實那難嗎?只要用心稍花一點時間就可以搞得很清楚,提供方便。
有好多商店大減價,拿一塊大紙殼,隨便就寫,很難看,也很粗糙。什么大甩賣,沒有整體感。有許多文化單位,如市圖書館這樣文人學者出入的地方,大玻璃門上也隨便貼著告示,語言生硬。其實告示也是一種藝術,告示不是命令,也不是通牒,是相互平等溝通的一種方法,懂得這一條就一定能寫出很美的告示,中國語言多豐富啊!
上一條: 小廁所深含社會文明大問題
下一條: 日本的廁所文化